按照汝州市委书记李全胜的说法,当地个别干部思路不宽、解决矛盾的“法门”不多、谋划运作“点子”不足,这势必阻碍经济发展的步伐。领导干部只有“从繁杂事务中解脱出来,从迎来送往中摆脱出来”,把主要精力放在加强学习、研究问题上,才能把当地的发展放在全省、全国乃至全球的大格局大背景下去审视、去谋划。听起来多么冠冕堂皇。但李全胜似乎忘记了两点,其一,凭什么官员培训要由公家买单?其二,为什么官员头脑只想“补”不想“换”?诚如李全胜所说,当地个别干部不太符合发展的需要,这一问题的形成,与提拔考核体系不无关系,为何不提拔重用一批德才兼备的人,以新鲜血液来提升整体水平,并促进官员自学奋进之风? …[详细] |
老百姓“被出学费”给有些同志去念名牌大学,当然就会指望从这些人的学习中得到“间接好处”。你说充了电,结果充的是不给力的“低压电”,或者压根就没充进去,自己倒是镀了一层金回来,那就是在忽悠老百姓。其实,每周办一次讲座,请当地或省内的专家、学者讲课,花费会少很多,又能紧扣当地实际,岂不更好?至于名校的那些知识,还是业余自学吧。再说,一个县级市的科长们就要到清华等名?!俺涞纭?,那级别再高的干部岂不只能去“火星大学”读“火星文”?
…[详细]
|
公众与基层政府对干部培训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那边乐此不疲,这边颇多微词。那一份根深蒂固的信任感缺失之外,更多的恐怕还在于公众对粗放式干部培训效果的焦虑。在地方经济尚不富裕,还有许多穷人在贫困线挣扎的情形下,公众有权追问:政府花巨资为干部进行培训,是否符合成本效益核算?说实在话,若要问效益,时下许多地方的干部培训效果都不敢恭维。当然,制度供给不仅表现在法律法规等宏观层面,更体现在精细化的微观领域,如培训架构的确立、手段的多样、方法的灵活、层级的丰富、资源的利用等等。还有一点,投入讲求产出,干部培训后就要按成绩选拔任用,使之产生相应的社会效益,如此才不至于使干部培训成本付诸东流。
…[详细]
|
汝州市的党政干部培训走上了制度化道路,但是,其花费的巨大成本依然充满了争议,正如此前众多引起争议的案例一样──2009年底,四川的贫困县名山县耗资百万选派百名干部到清华充电曾引起热议,反对者称,花这些钱去培训不如去资助贫困孩子。两者结合,我们该如何看待河南汝州斥资数百万让全体干部进清华培训呢? 除了用纳税人的钱财去培训干部外,有没有另外的可以采取的措施呢?笔者以为,在充满了激烈的竞争的当下,公务员群体没有理由置身于事外,相反,也应接受竞争的挑战,如果落伍了就应接受被淘汰的命运,就应放弃公务员岗位,否则,就是对公众的不负责任。也只有竞争,才能让有志于在政府部门服务的人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有机会得到提升,有助于建设高效政府。
…[详细]
|
国家公务员局于2008年就发布《公务员培训规定(试行)》,明确规定,机关要根据公务员工作和职业发展需要安排公务员参加相应的培训。但是,有些官员培训不是根据“工作和职业发展需要”来安排,而是被变相搞成了“福利摊派”;有些“官员国外培训”,却成了公费旅游。这些都是明令禁止的。公务员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向公众提供服务,花的也是纳税人的钱,是否学有所得、能否学以致用,应该给公众一个交代。因而从制度上说,应该尽可能把专门业务和在职培训的对象、内容、考核方式、详细支出、培训效果等公开。只有通过这样的制度和公开,才能回应“不如把钱用于捐助贫困孩子”的质疑,才能让公众看到培训的钱“花得值”。 …[详细] |
培训效果的好与坏,还应该建立以相应的考核体系,这样才能取信于民。质疑的目的是为了进步。我们质疑种种劳民伤财现象的目的,不过是希望看到一种有效的投入和产出,并且,这个过程是透明的、公开的。现在看来,河南省汝州市每年花300万元帮干部进行培训的事例恰恰就是这样的财政投入,只要汝州市能够告诉公众这300万元花到了谁的身上、这些干部在清华大学学到了什么,我想,这应该就是公众希望的预算模式。
…[详细]
|
|
|
http://forum.home.news.cn/vote_dc_world.jsp?voteid=87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