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裝差距不存在,世界已經“大同”,只能是自欺欺人。假如由此產生“仇富”心理,那就更是得不償失了。
家長群越來越成為新聞富礦了。近日,杭州的李先生就遭遇了一場家長群“危機”,因為他開法拉利跑車送孩子上學,老師就在家長群向李先生建議,以后不要再開跑車接送孩子了,理由是:會引起孩子的攀比心理,不利于教育。李先生回懟,竟然被踢出了群。
在家校關系本就敏感復雜的現(xiàn)狀下,這件小事引起了網絡的熱議。孰對孰錯?恐怕沒那么簡單。
從事情的起因來說,教師保護學生,防止學生產生攀比心理,這個出發(fā)點當然是好的。教育本來就應該在孩子心里種下公平、平等的種子,假如早早地就過度重視物質的話,顯然對他們的成長不利。
但是,有了美好的目標,卻未必能做出正確的事情。一個爸爸能不能開豪車接送孩子?當然能。正如這位父親所說的,錢是他辛苦賺來的,不偷不搶,有什么不對?難道還要為了照顧其他孩子的心情,特意買一輛普通的車來接送孩子嗎?
這位耿直爸爸的發(fā)言顯然觸怒了老師,但話糙理不糙。何況其他孩子真的有這么脆弱嗎?其實,一個孩子怎么看待一件事物,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成年人的影響。同樣一件事,不同的引導會帶來不同的結果。比如說,對于開什么車的問題,影星劉燁講過一個故事,他的太太因為保姆教孩子認識車標,就把這個保姆辭退了。因為她不想讓孩子知道車的貴賤,從而生出區(qū)分之心。這種做法當然有點極端,但也不失為一個值得參考的思路。歸根到底,假如家長覺得車子只是代步的工具,那么不管面對什么車,自然都能夠保持平常心。但是,假如家長自己就覺得車子是財富的象征,是區(qū)分人群的標準,那么,孩子當然也免不了這么想。
實際上,我們每一個人無時無刻不在面對著各種“落差”的考驗。一個社會最大的公平是機會的公平,而不可能做到財富上的絕對公平。人和人之間、家庭和家庭之間必然是有差距的,怎么面對?這正是教育的好機會。假裝差距不存在,世界已經“大同”,只能是自欺欺人。假如由此產生“仇富”心理,那就更是得不償失了。
培養(yǎng)健康的財富觀,也是教育應有的內容。面對財富,很多成年人都未必有正確的認識,比如很多人一方面愛錢,一方面卻又恥于談錢,矛盾的心理導致了很多問題。其實,談“錢”沒什么可恥的,因為掙錢代表了一個人的能力,是我們辛苦工作的回報。只要是合理合法的,通過正當渠道掙的錢,就可以理所當然地去消費,無需遮遮掩掩。實際上,一個人在獲取個人財富的同時,也在為社會創(chuàng)造著財富;一個人在消費的同時,也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繁榮。
所以,教師要求家長不開豪車,本來就不太合理。一言不合就把人踢出群,似乎不接受任何反對意見,是不是太專制了呢?就算是家長錯了,也得給人家說話的機會??!或許其中有什么誤會呢?即使是錯誤的觀點,也可以在溝通中獲得某些收益。很多事情本來就沒有絕對的對錯。教師和家長之間,如果是這種服從關系的話,所謂的家校共育還怎么做?
在面對家長的時候,這位老師尚且如此“不留情面”;面對孩子的時候,又會如何?這種不容反駁的行事風格,是不是也會對孩子潛移默化,讓他們覺得這個世界就是由一個權威說了算的,別人都沒有說話的余地?習慣于服從權威,而不是在互相尊重和交流中解決問題,這恐怕比開個豪車的危害大多了。
教育是對人心的養(yǎng)育,僅僅有美好的目的是遠遠不夠的。以一個高尚的名義,實施不恰當的行為,只會適得其反。(土土絨)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