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香港5月7日电(记者郜婕 李书简张海磊)位于四川东北部的巴中市南江县流坝乡金台村地处汶川地震灾区。震后数年,村里的重建工作一度因自然灾害受挫,部分村民无处安居。在香港大学建筑设计团队的帮助下,当地村民不仅搬进新居,还住上了更好、更环保的房子。
世界知名建筑设计杂志“德津”近日公布的“2017年度十佳住宅”评选结果中,金台村新建民居成为中国唯一入选的项目。评语中称赞这一项目“帮助一座10年间两度遭遇自然灾害的中国村庄复原,是本年度最具社会责任感的房屋设计之一”。
2011年9月,正处于灾后重建阶段的金台村遭遇暴雨引发的滑坡,29户村民的房屋损毁,包括不少还在建设中的房屋。常驻当地的公益组织南江县秦巴乡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周文国,回忆灾后不久他在村里看到的情景时说,受灾村民一时无处安身,沿公路搭帐篷栖身。这些村民震后为重建房屋多已耗尽积蓄,再次受灾后要想重建面临困难。
为帮助村民重建家园,周文国所在的组织通过微博向社会求助,得到香港慈善组织仁人家园响应,进而联系到一家由香港大学建筑学院两名副教授联合创办的建筑设计研究机构。这一机构成员赴金台村实地考察,不仅免费为村民设计新居,还邀请香港大型地产商南丰集团为这一项目捐资。
这一机构创办者之一、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林君翰日前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从2012年5月第一次实地考察算起,他和团队总共去了金台村30多次。在此期间,团队成员不断与村民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
林君翰说:“由于资金压力大,村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重建,但我们想做成更好、更环保的房子,结合本地特色,适合本地环境?!?/p>
流坝乡工会主席钟登才记得,设计团队第一次实地考察时,不仅看了当地政府为金台村重建而治理出的10亩土地,也去看了周围村庄灾后重建的“排排房”和村里的夯土老房子,了解当地民居特点、周围自然景致、村民居住需求等。
此后,设计团队几乎每一到两个月到村里一次,用投影、模型等方式向村民解说房屋设计方案。在钟登才的印象里,设计团队一直在反复讨论“如何在没有钱的情况下为村民建好房”。
林君翰说,要在10亩土地上安置22座房屋,密度较大,公共空间有限,因此设计团队想方设法改善采光和通风,增设公共空间,在满足村民居住需要的同时兼顾种植、饲养、晾晒和社区活动等功能,并加入雨水收集、废水处理、沼气池等现代环保元素。
村民黄蓉一家五口2017年4月搬进新居。她告诉记者,自己最喜欢新家二楼的客厅,一是有两个窗户,通风好,二是邻近天井,冬天坐在这里晒太阳很舒服。此外,她也喜欢屋顶的菜地?!耙郧白±戏孔邮辈说乩爰以?,现在可不一样了,在下面厨房做饭想加点葱,直接上楼采摘,方便新鲜。”
如今在这10亩土地上,22座房屋依地势分布,外墙是南江秋叶的红色,屋顶是供住户种植蔬菜的梯田状菜地,每家楼底入口处留出开放空间供居民开展简单的家庭作坊,或向来客兜售农产品。此外,这一项目还包含一个社区中心,供村民休闲娱乐,或操办红白喜事等活动。
正如“德津”杂志介绍,金台村民居设计以自给自足为关键词,提供了一个满足多样化需求、从社会和环境角度而言都具可持续性的方案,本身也是一次针对现代化农村生活的研究。
林君翰说,项目完成后,他与团队仍会不时回到金台村,了解村民居住的情况、还有哪些方面可以改进等?!白鼋ㄖ恢皇前逊孔优粒镏≡诶锩娴娜苏业礁纳粕畹姆椒?,实现可持续帮扶。”
据钟登才和周文国介绍,当地政府、公益组织还在想办法帮助村民发展产业、安居致富。正如林君翰所说:“房子建成只是第一步,故事现在才刚开始?!?/p>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