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3日電 題:撥亮善念,讓暖意流淌
新華社記者劉敏
不經意看到一則小故事,莫名感動。
暴風雨后的海邊沙灘上,有許多被浪花卷上來的小魚。一個小孩不停地撿起小魚扔回大海。有人問:“這里有成千上萬的小魚,你救不過來的?!薄拔抑馈!毙『⒒卮?。“那你為什么還要救呢,誰在乎?”“這條小魚在乎!”小孩倔強地說著,撿起一條又一條扔回大海里。
一日晚間記者出門辦事,路過一所中學,目光突然就被一束紅色的光吸引了過去。這是校門口霓虹燈發(fā)出的光,“求真、崇善、唯美”六個大字透過黑夜里的濃霧,竟有種穿透肺腑之感。
在被時間拖拽、瑣事磨耗的日復一日里,人們難免腳步匆匆、盔甲厚重。究竟是什么如此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莫過于真、善、美。以真心為善行,變善念為善舉,善意的涓涓細流就會匯聚成美麗浩瀚的汪洋大海。倘若總是將“自古真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奉為處事原則,遇事總要在“值不值得”中猶豫徘徊,一條條小魚便會錯失重返大海的機會。
一個社會的氣質,是我們每個人精神氣質切面的總和。前不久一列行駛的列車上,有人提議把體味濃重的乘客趕下車,列車長用一桶熱水潔凈了乘客身體,也蕩滌了他人心靈;一位貧苦老爺爺在大學門口賣零食被欺騙,好心人一句“抱歉”和百元補償令老爺爺重拾信心;在寧波,一份名叫“順其自然”的大愛如期而至溫暖一座城……社會深刻轉型期,一些“丑行”“惡行”的確暴露出了“道德的盲點”,但一樁樁明辨人性美丑、善惡黑白的事,讓人們一次次被人格中閃耀的光輝照亮。
每一次痛心和焦慮的背后,恰恰說明善良并未走遠?!拔鹨陨菩《粸椤奔仁侵腥A民族流傳千古的道德訓誡,也是照亮未來的精神之光。善行并非高不可攀,善念之花結出善舉之果,得益于每個集腋成裘的凡人善舉,以及坐而論道之后的起而行之。即便有過流血又流淚的極端案例,有過“傳統(tǒng)美德正在變得模糊脆弱”的喟嘆,但是崇德向善之心不會失落,愛心筑起的道德高地不會失守。只要薪火不滅,美德就會傳承。
然而這種善意從心頭傳遞到手頭,對于許多人來說卻并非易事。面對地鐵上站著的老人小孩,明明動了讓座的念頭卻最終選擇視若無睹;面對伸手的小偷,我們用沉默自保放任惡行。一次次在鍵盤上贊頌著英雄壯舉,卻在真正的風險面前悄悄藏起了心中那個本可以挺身而出的“超人”。每個人心底都有一盞“善”的小油燈,撥亮它,你的身邊才會亮起來、暖起來。
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揚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來不是高高掛起的道德信條,它需要每個人用切實行動詮釋和維護。今年是《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實施的第17年,在中央文明辦發(fā)起的“中國好人榜”評選中,已有一萬多人上榜。見賢而思齊,期待每一次正能量的生發(fā)對于公眾而言都是一次角色代入,在或共鳴認同或反躬自省中將善意繼續(xù)播撒。
當然,維護道德秩序,僅靠良知是不夠的。張揚美德的做法應得到法律的保護,侵犯他人權益應當受到道德和法律的雙重責罰,這是底線。懲惡揚善,讓“幫與不幫”“做與不做”不再是令人舉棋不定的兩難選擇。
當今社會,不少人總覺得自己是小人物,成不了撬動社會的杠桿。其實,給自己一份勇氣,也就是給自己一個機會。與其抱怨身邊缺乏真、善、美,不如邁開步子伸出雙手,喚醒心里的小萌芽。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