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4月23日电(记者蒋芳、邱冰清)打开江苏地图,全长约790公里的大运河江苏段流经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淮安、徐州、宿迁8个城市,流淌2500年,广袤土地、亿万民众得以滋润、繁衍,一座座城镇因之崛起、繁荣。
如今,在大运河文化复兴行动中,江苏齐抓共管文化遗存?;?、文化价值弘扬、生态?;ば薷春脱叵呋肪辰ㄉ?,力争将大运河江苏段打造成“高品位的文化长廊、高颜值的生态长廊、高水平的旅游长廊”。
高标准?;?,“扮靓”运河风貌
无锡运河古邑,一座座石桥横卧水上,岸边一排排白墙灰瓦。年逾八旬的黄仁荣自祖父一辈就生活在这里,每天他都会沿着运河走走?!霸撕铀淝辶?,家家户户还在用河水淘米洗菜,从河里摸鱼捉虾?!?/p>
街巷石桥、流水人家,古运河生态美好的背后,是江苏对大运河风貌的高度关注。
2010年起,无锡设立了6个水质自动监测站,每天进行4次检测,动态采集氨氮、PH值、高锰酸钾等26个指标数据;在苏州,市测绘院运用多波束测深技术,对环古城河河床进行全方位扫描,为运河编制了一份数字体检档案;而在扬州,遗产数字管理平台和遗产监测预警系统也在发挥着重要作用……沿线城市因地制宜,构建起了水、陆、空一体化监测和预警体系。
科技含量高只是江苏高标准呵护运河风貌的一个侧面。为加强统筹协调,江苏成立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文化、生态、旅游专项工作组,建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和国际运河文化交流合作平台等,构筑起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四梁八柱”。
2018年4月,江苏启动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规划》编制工作,邀请中外规划设计专家,开展实地调研、公众交流、研究讨论和规划设计。
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翱看笤撕幼萄慕杖耍员;ぴ撕佑幸恢帜谏透叨茸跃??!毖镏菔懈笔谐び喱E说。
高品位传承,讲好运河故事
生态是大运河的生命,文化是大运河的灵魂。丰富的历史遗产,在江苏境内串联出一条熠熠生辉的文化长廊。
徐州窑湾在清朝时期是大运河黄金分割点,也是重要贸易枢纽和漕运码头。漕运功能逐渐衰败后,窑湾也渐渐没落,很多承载着运河文化的古建筑陆续被拆除。居民陆振球所在的吴家大院经多方奔走,才得以保存。
“窑湾的建筑文化非常丰富,?;に?,就是保护大运河岸的历史文化。”陆振球说。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人加入?;す耪虻亩游椤?/p>
江苏是列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段最多的省份,有遗产河段325公里,占运河全线的三分之一;遗产区7个,占遗产区总面积的46%;遗产点段28处,占总数三分之一。这一切,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
江苏省委宣传部文化产业处处长王明珠认为,不仅要以文化的眼光、按文化的规律?;ご泻美?,更要坚持历史价值与现代价值的无缝对接。
目前,江苏启动实施大运河文脉整理研究工程,加快中国第一部运河通志《中国运河志》的编纂工作,大运河博物馆也已开工。此外,江苏全省还在开展“画说运河”等主题音乐、绘画、电影、歌剧创作,推动史诗歌剧《运之河》、交响组歌《大运河畅想》在国内外巡演,力求讲好运河故事。
高效益利用,统筹区域城乡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运河的重要功能逐渐被现代交通方式替代。在韩信故里江苏淮安码头镇,80多岁的张先生告诉记者,张家到他已经是第五代住在运河旁。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漕运功能日益荒废。河道格局还在,但堤、坝、闸都已消失,沿岸住家越来越少,年轻人都去了城里。
如何让大运河在时代变化中焕发新生?“当前大运河?;ぁ⒖⒑屠妹媪僮懦鞘邢执?、农村城镇化的严重挑战?!敝泄鞘泄婊杓蒲芯吭焊弊芄婊φ殴愫喝衔?,城镇因运河而兴,大运河的保护和沿线城镇发展应建立互动关系。
坚持在保护中加强利用、在利用中促进保护。江苏在编制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规划过程中,既有倡导性建议,又列出负面清单,明确底线思维,防止破坏性开发。今年初,该省设立了首期规模为200亿元的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基金,成立大运河文化旅游产业投资联盟,意在以资本撬动创新,打造集景观、文旅和经济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群廊。
“扬州围绕世界运河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淮安深入挖掘大运河漕运、水工文化底蕴,无锡打响‘江南水弄堂 运河绝版地’城市品牌……”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表示,在项目建设上,江苏正加强省市联动,以大运河文化为引领,统筹推动沿线城乡区域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