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车在国道318线上奔驰着,层峦叠嶂的雪峰不停向车后掠去,路的坡度越来越大,弯道越来越急,几乎要把人甩晕。同行的武警某部交通第三支队养护十七中队指导员简宇生说,这里就是川藏线上有名的“天路72拐”。
它从海拔4658米的业拉山顶到2800多米的嘎玛沟,30多公里路落差达1800多米,因其坡陡、弯多、凶险而得名。这里环境恶劣,气候无常,地质结构复杂,自然灾害频发,常在川藏线上行车的老司机走这段路也得小心翼翼,驾驶员们称它为“绝望坡”,但武警某部的护路兵,对这些早已习以为常。
“天路72拐”是全国有名的“魔鬼路段”,集中体现了川藏线的奇险和灾害,这段路被有关专家称为“公路病害百科全书”。养护十七中队主要担负川藏线田妥镇到怒江沟段90公里道路养护保通任务,和那些在演习场上冲锋陷阵的战友不一样,护路兵们说,“养护工具就是我们的武器,道路就是我们的战场,敌人就是泥石流、塌方、雪崩和山洪。”
护路就是战斗
中午时分,笔者从邦达镇踏进该中队营区,只见院子停满了拖车、履带挖掘机、轮式挖掘机、装载机、翻斗车、沥青车、灌缝机、压滚机等大型抢险救援机械装备和道路养护设备。司务长贺青松正准备送午饭到养护作业现场,他说,最近正值养护大干期,搞好战友?!拔浮闭?,才能提高官兵战斗力。
跟随送午饭的皮卡车,不一会就来到业拉山顶。道路上,有的官兵在用电锤打坑,有的在烧制沥青,有的在摊铺沥青,有的在碾轧路面……为保障这条国防要道畅通,官兵们常年坚守雪域“天路”,处于超负荷、超强度养护作业状态。
对于他们来说,养护作业就是战斗。2014年8月,嘎玛沟突发大型泥石流,造成百余辆车滞留?!暗笔蔽铱吮担捎诼房鎏跫?,车辆差点打滑翻下山去?!彼募毒砍げ芙担笔彼质咕⒆Ы舴较蚺?,让车头靠向内侧的挡墙,才避免了一场重大事故。
2015年6月,养管路段出现大量坑槽,严重威胁着过往司乘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改善行车条件,那个夏天官兵们整整在路上鏖战了3个月,常用车灯照明填补坑槽到深夜,机械的轰鸣声和官兵作业的工具敲击声一直回荡在“天路72拐”的山谷里。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白魑ぢ繁?,往往越是节假日就越繁忙?!敝卸又砉こ淌钆羲?。
跟很多新兵一样,上等兵李新俊问过班长:班长,我们怎么不练枪法,而是天天去路上“打扫卫生?”班长回答他:护路兵手中的铁锹、十字镐、电锤就是武器,养护的90公里道路就是我们的主战场!
一年过去了,李新俊对班长的回答渐渐有了深刻的体会?!八祷ぢ繁Mň筒皇怯⑿??”他说,像机械操作手袁广奎那样能抢险、抢大险的就是英雄。
2017年8月,操作手袁广奎接到赶赴怒江沟泥石流灾害现场救援的紧急电话。正在100公里外八宿县医院体检的他,立即拔掉抽血的管子,转身就离去,医生怎么都劝留不住。
这位中队有名的操作手遇到了至今回想起来都冒冷汗的一次抢险:施工现场在怒江沟谷底,一侧是几乎与路持平的湍急的怒江,一侧是近乎垂直的悬崖峭壁,当时暴雨如注。虽然安排了两名安全员,但他心里明白,稍有不慎,机械连同人随时都会被卷走。
6小时的艰苦紧张鏖战,路面上的泥石流堆积物被全部清除,袁广奎累得浑身湿透,紧握操作杆的手几天都伸不直。
铁骨比岩石硬
行走在“天路72拐”,放低速度慢走,不一会也会感觉呼吸困难,全身使不上劲,迈不开脚步;即使穿上棉大衣,寒风袭来依然让人瑟瑟发抖。
“‘天路72拐’环境艰苦,养护难度也相当大。”四级警士长张洪林说,在高海拔地区高负荷工作本身就是高危职业,护路兵常年奋战在“生命禁区”,面临的困难常常不为人知。
中队养管路段大多位于雪山之巅,泥石流、塌方、山洪、暴雪等自然灾害频发,雪崩、冰冻、路基坍塌等险情无处不在。去年8月,嘎玛沟发生山体塌方灾害,400多立方米堆积物将100米道路完全掩埋,100多辆车及400多人滞留于此,情况万分危急。
现场正好处于一个路窄、弯急、坡陡处,“那种环境中,对操作技能要求极高?!惫俦敲白怕涫欢系奈O照箍艘怀∩乐健0踩苯舳⑸教逶智?,操作手快速作业。通车时,官兵们紧紧相拥,喜极而泣,他们是为再次安全无事故完成任务而流泪。
2018年10月,上等兵葛冬铭第一次参与安装防护栏任务, “左脚不慎踩中石子打滑落空滚下,幸好反应迅捷抓住了旁边的一棵小树。”葛冬铭说,要不是那根小树,自己可能就坠入悬崖了,整个过程,大约只有10秒,现在想起来都有些心有余悸。
“天路72拐”不仅泥石流、塌方灾害随时发生,冰霜降雪也很常见,每年11月到次年4月,这段路霜雪不断,仅去年11月到今年5月,官兵们就已执行除雪任务8次。下雪时,路上最低气温达零下40多摄氏度,官兵们手脚被冻得失去知觉,脸颊、嘴唇也被紫外线灼伤,嘴巴开裂出血把整个嘴唇都染得血糊糊的。
在这里,每一条边沟都记录着他们可歌可泣的故事,每一个坑槽留下了他们奋斗的足迹。杨作善是该支队远近闻名的“补坑”能手,当兵8年,其中7年坚守在“天路72拐”,他和战友总共用掉1000多吨沥青砂石料,修补路面坑槽数以千计。
补沥青最大的难度在于对原料的配比和烧制时的温度把握,稍有不慎,原料就会成为废料。他说,补沥青要耐得住160摄氏度的高温,以及熏得人恶心想吐的气味,也要经受得起野外的日晒雨淋。
“护路兵要有‘工匠精神’,道路才能使用年久?!苯衲?月,中队召开了一次道路养护现场会。一条直直的道路呈现在战友们眼前,这段道路路面无杂石、边沟畅通、路肩线型整齐,一般人找不出它有什么毛病。但是,中队长陈鹏直面问题,在现场批评了班长、骨干。原来,这段道路边坡只刷了距离路面的4.9米,比规定的养护标准少了10厘米。
10厘米,值得为它兴师动众地开一次现场会吗?“值得!”护路兵的可贵之处正在这里,敢于较真!现场会上,排长做了“没有严格执行标准,关口把得不好”的检查;具体负责施工的班长,检讨自己作风不严不细,工作不认真。战士们立即戴上手套,抄起铁铲,把不足5米的边坡,一一按5米标准执行。他们说:“咱们要彻底铲掉的,不只是10厘米内没铲的石块,而是马马虎虎、凑凑合合的坏作风!”
筑路护路为民
天色刚蒙蒙亮,雪山还在沉睡,一阵机械轰鸣声划破了宁静的邦达小镇。营区内,官兵们迅速登车完毕。“出发!”随着中队长陈鹏一声令下,5辆机车按指定顺序向养护一线开进。
其实,当一辆辆汽车行驶在川藏线“天路72拐”时,很少有人知道,这条中国最美的景观大道,由这些年轻的武警官兵守护。
护路兵的工作环境与外界几乎处于隔离状态,“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是他们的生活写照,为了消除孤寂记录美好,官兵们都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
四级警士长张永俊告诉笔者,由于缺少对孩子的关爱陪伴,前几次休假回家,孩子见到他都叫“叔叔”,“那时一股心酸涌上心头,泪水情不自禁往下掉?!彼?,今年退役后,要好好弥补,承担起作为父亲的责任,让他快乐健康地成长。
然而,孤寂并没有压倒坚强的护路兵。2000年9月出生的列兵彭德强是一名大学生士兵,怀着拳拳报国心参军入伍。新兵下连第二天就遭遇高反住进医院。他说,这儿太苦了。
和彭德强一起来的9名同年兵,刚开始也很不适应,如今大家渐渐爱上了这片热土,都决定扎根高原,把青春的种子播撒在西藏,等到来年和美丽的格?;ㄒ黄鹫婪?。
留恋这片高原的还有今年服役满16年的四级警士长杨在洪,他在“天路72拐”一待就是14年。杨在洪说,原来只是把这里当成工作的地方,现在已经成了“家”的一部分,战友们是亲密无间的兄弟,说离开还真舍不得。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