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烏魯木齊6月5日電 題:大河歸來
新華社記者黎大東、張曉龍、李志浩、阿曼
新疆南部的塔里木河,干涸了30年的下游360公里河道來水了。河水靜靜流過,給干旱的塔里木盆地帶來新的生機。
拼版照片:上圖為塔里木河尾閭——幾近干涸的臺特瑪湖(2008年7月24日攝);下圖為從2000年起,隨著向塔河下游生態(tài)輸水的持續(xù)實施,臺特瑪湖重現(xiàn)生機(2017年10月10日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發(fā)(肖玉磊 攝)
沙漠趕走村莊
38歲的牧民艾合買提出生在塔里木河(簡稱“塔河”)下游一個叫英蘇的村子。在維吾爾語中,英蘇是“新水源”之意??砷L在河邊的他,到18歲,還沒見過河水。
“下游沒有水?!卑腺I提說,在村里,像他這個年紀的人都沒見過河道里的水。為了尋找新的“英蘇”,自記事以來,艾合買提已記不清一家人多少次趕著羊群在荒漠中搬遷了。
蜿蜒1321公里的塔河自西向東隔開了天山南坡綠洲與塔克拉瑪干沙漠,至盆地東北緣,它順著地勢拐了一個彎,向南穿越400多公里沙漠戈壁,最終匯入昆侖山腳下的臺特瑪湖。
塔河并非一直缺水。20世紀20年代初,水量豐沛的塔河曾在這個彎道處脫韁東去,改道進入了孔雀河,一舉“復活”干涸近1500年的羅布泊。
舊河道邊一個同樣名為英蘇的村落,距離艾合買提的英蘇僅數(shù)公里,因為這次改道,不久即為風沙摧毀,僅存殘垣斷壁,像極了同樣使用生土建造、也同樣淪為廢墟的樓蘭。
拼版照片:上圖為2011年實施的第十二次向塔河下游生態(tài)輸水,生態(tài)水從大西海子水庫泄洪閘奔騰而下(2011年10月28日攝);下圖為生態(tài)水滋養(yǎng)著下游河道兩岸的胡楊,阻止了塔克拉瑪干與庫姆塔格兩大沙漠合攏(2017年10月15日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發(fā)(肖玉磊 攝)
進入上世紀50年代,塔里木盆地的農業(yè)生產快速發(fā)展。人們開荒拓土,在塔河干流及幾大源流上,興修水利,引水灌溉。
正是在此時,1952年,尉犁縣拉伊河口英曼里一帶筑起一道大壩,使塔河又一次在彎道處改向,流入了故道,奔流400余公里再次注入臺特瑪湖,而羅布泊則逐漸走向干涸。
因為河水歸來,四散的牧民們開始在艾合買提的出生地定居。但隨著塔河上中游大面積水土開發(fā),流下來的水越來越少。為保農耕,處在下游上段的人們只好修建水庫,攔河蓄水。這直接導致下游360余公里河道自1972年徹底斷流。
塔河下游曾以兩岸茂密的胡楊林、檉柳等荒漠植被,頑強地隔開了東西兩側的塔克拉瑪干沙漠與庫姆塔格沙漠,前者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我國最大沙漠。這條荒漠植被帶被人們稱為“綠色走廊”。
“綠色走廊”還庇護著多個縣市和團場,還有新疆通往青海的交通干線。
塔河斷流后,地下水位持續(xù)下降。“綠色走廊”一些根扎得不深的胡楊成片衰退、死亡。葉子落光,干枯的枝椏絕望地伸向天空。專家們不斷發(fā)出警告,再不挽救塔河,下游村鎮(zhèn)將一個接一個變成“樓蘭”。
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在向塔里木河沿岸重點胡楊林區(qū)進行生態(tài)補水(2017年9月8日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發(fā)(肖玉磊 攝)
構筑生態(tài)屏障
塔河下游斷流,引起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挽救塔河下游生態(tài)擺上了重要的議事日程。國家采取的治理手段包括:高效節(jié)水、退耕還草、河道整治等工程性措施,以及流域水資源統(tǒng)一管理和調度等非工程性措施。項目計劃投資107億元,實際投資超過120億元。
一項幾乎不產生直接經濟收益的生態(tài)治理項目,成了西部開發(fā)的“標志性工程”。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實施了大量重點工程,為塔河源流灌區(qū)修建防滲渠、在帕米爾高原筑造山區(qū)水庫、沿干流一帶廣開生態(tài)閘等。
這些工程直接減少了灌溉過程中的水資源滲漏和蒸發(fā),降低了大型灌區(qū)的農業(yè)用水總量,一些控制性工程還有效調劑了水資源的時空分布,使更多的水可以從塔河源流、上游下泄,留給下游極度缺水的生態(tài)屏障。
塔里木盆地的蒸發(fā)量是降水量的40到160多倍。水是人們的“命根子”。
治理工程實施初期,塔河流域幾乎每年都發(fā)生數(shù)十起水事糾紛。
生態(tài)水滋養(yǎng)著下游河道兩岸的胡楊,阻止了塔克拉瑪干與庫姆塔格兩大沙漠合攏(2017年10月12日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發(fā)(肖玉磊 攝)
人都不夠用,哪來水給樹?流域各地逐漸從承接工程項目時的喜悅中醒過來,塔河治理需要的生態(tài)用水,必須從農業(yè)用水中省出來。
原阿克蘇地區(qū)水利局局長李學軍介紹,隨著塔河治理的深入,非工程性措施逐步成為各地節(jié)水的重點。自治區(qū)根據(jù)各地耕地面積,核定出用水總量分配方案和年度用水計劃,塔管局據(jù)此負責流域水資源統(tǒng)一調度、統(tǒng)一管理,把節(jié)約出來的水放到下游去。
塔河流域總面積102萬平方公里,共有45個縣市和57個團場。據(jù)2016年統(tǒng)計資料,流域灌溉面積4594萬畝,總人口1130萬人。
李學軍面臨的挑戰(zhàn)是,阿克蘇地區(qū)地處塔河源流,塔河干流的徑流量中超過70%來自這里。阿克蘇地區(qū)農業(yè)用水要從34億立方米逐步減少到25億立方米,是節(jié)水任務最艱巨的地州。
塔里木河在塔克拉瑪干與庫姆塔格兩座沙漠之間流過,兩岸的胡楊林構成一道綠色走廊(2017年10月15日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發(fā)(肖玉磊 攝)
當時,除了塔河干流,其余4條與塔河連通的源流都由地方政府管理。塔管局一紙水量調度下到各地州,效力十分有限。到了灌溉高峰期,一旦水量吃緊,有的地方政府寧可違背用水協(xié)議接受處罰,也要“截流自?!?。
關鍵時刻,黨的十八大作出“大力推進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重大戰(zhàn)略決策。塔河治理迎來重大轉機。
自治區(qū)政府決定,進一步理順塔河流域管理機制,將四條源流管理機構及其河道水工程移交塔管局管理。流域管理機構終于掌握了“搖把子”(水閘啟閉裝置)。
一群水鳥在塔里木河尾閭臺特瑪湖湖面游弋(2017年10月15日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發(fā)(肖玉磊 攝)
湯湯大河歸來
成年的艾合買提依舊四處游牧,并不知道塔河的新故事。但羊群卻“嗅”到了水的味道。
3年前,穿過烈日下的戈壁,羊群為他引路,他闖入了一片高高的蘆葦濕地。這是父親年輕時放牧的地方,地處塔河的更下游,多少年來都是荒漠。
無人機航拍顯示,如今,這片廣袤的荒漠生出十多個大大小小的濕地。艾合買提的帳篷扎下了,他騎著越野摩托出入,在這兒學會了捕魚。
從庫爾勒到格爾木的鐵路順河而建,成千上萬的橋樁托舉著路基,精心避讓荒漠上的一草一木。
塔河尾閭臺特瑪湖,告別了沙塵暴策源地的惡名,湖水蕩漾,面積已超500平方公里,是干涸前的6倍。
從2000年以來,塔管局連續(xù)組織19次向塔河下游輸水。
而上游正在習慣嚴格的節(jié)水模式。李學軍所在的阿克蘇地區(qū)近5年來的用水總量全部控制在限額指標以內。
去年,臨近退休的李學軍迎接新的挑戰(zhàn):和近萬名農民一起,參與到當?shù)匾粋€節(jié)水增收試點項目中。59歲擔任專家顧問,他扎在鋪滿滴灌帶的棉田,為南疆節(jié)水的新模式進行探索。
這是英蘇村遺址。至上世紀中葉,因賴以生存的塔里木河下游斷流,當?shù)卮迕癜徇w,只留下一片廢墟(2010年11月4日攝)。? 新華社發(fā)(肖玉磊 攝)
南疆人均耕地少、土地分散,要高效節(jié)水,還要實現(xiàn)增收,何其困難。李學軍選擇堅持,“南疆農業(yè)用水比例仍然偏高,只有敢于試點,才能找到答案?!?/p>
當塔河治理迎來新的春天時,為這項工作鞠躬盡瘁的原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局長祝向民卻于2012年溘然長逝。臨近生命的尾聲,他在病榻上寫下一首詩,其中幾句是: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我會倍加珍惜時光;
疾跑在塔河治理的征程上,工作在除險加固的水閘旁;
操勞在水資源嚴格的管理上,為青山常在綠水蕩漾而奔忙!”
好在,常年堅守治水一線的同事們用行動告慰了離世的老局長:從2012年到2017年,塔河流域年均用水下降到156.3億立方米,比2000年減少了38.5億立方米,相當于每年省出24座天山天池的水量,分給塔河中下游生態(tài)植被。
夏日來臨,天山、昆侖山、喀喇昆侖的冰雪逐漸消融。涓涓細流沿著山谷,繞過沙漠,奔向塔里木河,流向農田果園,流向胡楊林、灌木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