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7月5日电? 题:一粒米的“成长”
新华社记者侯文坤
“这地是越种越明白了。”在湖北省远安县茅坪场镇瓦仓村的稻田边,只见连片水稻随风摇曳,湖北瓦仓谷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宗平弯下身,捋了捋身边的稻叶,脸上露出了笑容,“有如今的新生活,多亏了这‘一粒米’?!?/p>
瓦仓村位于岗丘地带,大多农田位于山岗间的平坝之中,温差大、阳光足、山泉水、冷浸田,素有天然“粮仓”美誉,“瓦仓米”也小有名气。
汪宗平是土生土长的瓦仓村人,从小吃着“瓦仓米”长大?!按迕衩且恢毖叵糯车脑种卜绞?,一年一季。”汪宗平说,他想着米好吃就能卖个好价钱,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便做起了卖粮的生意。
“那时挨家挨户去收米,然后运到外地卖,赚个差价。但忙活来、忙活去也仅能维持一家生计?!蓖糇谄剿?,后来为了抱团发展,他又牵头成立了瓦仓大米专业合作社,年粗加工规模一度达2000吨。
“人人都说‘瓦仓米’好,可摸爬滚打了几年,一直不温不火,就是卖不出高价。”汪宗平总结,关键还是规模太小,没形成品牌。家乡的大米虽然总体品质很好,也搞了合作社,但家家户户种水稻,种植过程都是各管各的,稻谷品种又多达10余种,管理、技术、加工、包装、品牌策划等措施都没有跟上,大米产量小,且品质参差不齐,一公斤只卖3.5元左右?!坝绕涫侨鄙偈屎瞎婺;种驳母叩涤胖势分?,产量、档次都被束缚了,我差点要打退堂鼓了。”
近年来,为促进水稻种植等传统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脱贫致富,湖北省着力推动农业科技“五个一”行动——开展100项重大农业科技项目研发,与全省100家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深度合作,进驻1000多个村进行科技培训和科技服务,深入1万户农家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培养1000名以上农业科技精英。藏在山里的“瓦仓米”也随之迎来了规范化、规?;?、标准化、优质化种植和产业化发展。
“省农科院专家给我们提供了高档优质稻新品种鄂中5号的原种?!蓖糇谄剿怠H缃?,“瓦仓米”逐步实现了统一提供品种、统一育秧服务、统一机械插秧、统一管理技术、统一粮食收购。去年8月,“瓦仓米”还与省农科院进一步达成了高档优质稻品种选育、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品质提升与品牌打造等全方位合作。
有了良种、良法、良制、良机、良田,汪宗平在合作社基础上又成立了湖北瓦仓谷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以瓦仓为中心, 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优化了茅坪场、洋坪、旧县、河口等4镇10个村约10万亩水稻的种植,形成了一条从选种、种植、收割、收购、加工、销售全程的“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生产经营链条,并以土地流转、吸收入社、托管服务、劳务用工、订单回购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将瓦仓大米全力推上了做大做强的快车道。
“我们根据不同消费群体开发了多个系列产品,有的产品一公斤能卖到几十元?!蓖糇谄剿?,他希望到2020年完成优质稻核心种植基地5万亩,辐射带动松散型基地5万亩以上,实现大米产品年产量达3万吨,其中高档优质大米1万吨以上,加工产值达5亿元的目标。
“这几年‘瓦仓米’迈开了步子,产品逐步辐射国内市场,全国各地订单纷至沓来?!蓖糇谄剿?,从村民眼中谷粒金黄、坚实饱满的口粮,到加工出晶莹剔透、自然流香的好米,再到带动群众增收,促进脱贫的好产业,“这一粒米是越种越明白,越种越养人了。”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