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4日电(记者胡璐)6月5日世界环境日即将到来,人们关注绿水青山,森林与水的关系也一直是森林生态学家们探索的奥秘。中国林科院院长、森林生态学首席专家刘世荣日前发布最新研究成果,以岷江上游森林植被为样本,提出土壤让森林成为真正的“绿色水库”,不同的森林类型涵养水源的作用也大小不一。
这是记者4日从中国林科院了解到的,这也是中国林科院首次科学评估人类干扰采伐、生态恢复和气候变化对森林水分调节功能的影响。业内人士认为,这项研究将为未来提高林业生态工程质量、实施科学绿化提供有效借鉴。
据刘世荣介绍,岷江上游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是成都平原乃至长江上游的重要水源地和生态屏障。刘世荣团队以岷江上游森林植被为样本,历经20多年的长期观测、集中攻关,明确森林对水资源的调节是经历林冠层和林内灌草层截持、林地枯枝落叶层和苔藓层拦蓄,以及森林土壤层含蓄这样一个综合过程实现的,90%以上取决于森林长期演替形成的复杂土壤结构。
刘世荣说,虽然树种对水分的利用规律大同小异,但不同的森林类型涵养水源的作用大小不一。经过对岷江上游流域径流的科学评估显示,长江上游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为岷江上游的水生态安全做出了明显贡献,但大面积的人工植被覆盖可能加重区域生态用水从而降低流域产水量,且大规模集中连片种植的人工纯林引发的外来物种入侵、病虫害、生态系统健康问题凸显。因此,他认为,在岷江上游地区的植被?;び虢ㄉ柚?,应首先?;ず孟执娴奶烊涣种脖唬ㄔ及嫡胍读?、天然灌丛、草地和高山草甸等。植被建设要以天然更新和自然生态恢复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为主。水土条件好的小范围局地区域可以实施人工造林。
他建议,科学加强岷江上游的天然林?;ば薷垂ぷ鳌?悸堑角捌诖竺婊灾踩斯ち郑赏ü执?、带状疏伐等模拟自然干扰的方式,逐渐恢复以岷江冷杉为建群种的原始林,以更好发挥森林涵养水源功能,保障水资源和生态安全。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