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合肥7月18日电? 题:“南北同战”:安徽怎么打长江淮河防汛两场硬仗?
新华社记者姜刚、陈诺、刘方强
7月16日,在安徽无为长江大堤外护圩三垄圩段,武警安徽总队芜湖支队的官兵搬运沙袋,准备加固子埂。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雨,一直下!淮河发生2020年第1号洪水!
17日22时48分,千里淮河第一闸的王家坝闸外,淮河干流王家坝站水位涨至27.5米,为今年首次达到警戒水位。与此同时,长江干流仍全线超警。
作为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的安徽省,防汛迎来“南北同战”的关键时期。如何迎难而上?安置避险有何进展?记者前往防汛一线进行采访。
急!淮河发生2020年第1号洪水
“雨下个不停!水位今年首次超警戒了!”正在淮河岸边查看堤防有无险情和农田进水情况的阜南县王家坝镇党委书记张涛神情严肃,淮河干流王家坝站迎来“大考”。
截至18日6时,王家坝站水位涨至27.74米,超过警戒水位0.24米。目前水位仍在上涨。18日6时,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淮委)将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由Ⅳ级提升至Ⅲ级。
就在17日晚,淮委升级发布洪水黄色预警,提请安徽省等地有关单位及社会公众密切关注,加强防范,及时避险。
“超过警戒水位后,我们立即启动防汛预案,镇村组织的531人已分批出发,按每公里10人到20人的规模日夜巡防大堤?!闭盘嗡?。
“6月以来,阜南累计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多1倍以上?!备纺舷匚榧谴蘩杷?,“防汛形势严峻,我们全力做好迎战大洪水准备?!?/p>
长江依旧“凶猛异?!薄3そ闪髀戆吧秸境鱿掷纷罡咚?,东至县两条河流发生超历史最高水位大洪水……17日18时,长江干流安徽段仍全线超警戒水位。
这是7月10日拍摄的东至县香隅镇丰收圩段(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圩区内的群众5天前全撤了出去,望江县雷池乡的巩固圩内依旧灯火通明,抢险人员用沙袋垒高圩堤,筑起白色的“水上长城”。
这里位于长江北岸,“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典故即源于此地,“我们守在这里,不让洪水越过雷池半步?!崩壮叵绲澄榧墙鹉棵魉怠?/p>
7月13日,在安徽省望江县雷池乡同马大堤上,武警官兵在搬运防洪沙袋。新华社发(韩华东摄)
战!迎难而上打好硬仗
眼前的雷龙中,脸色黝黑,面容憔悴,望向水面的目光却炯炯有神。他是桐城市孔城镇姜团圩东堤(南)指挥部指挥长。在随时有溃破风险的大堤上,他已坚守超过10天,“3.5公里的大堤,险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洪水不退,我们就不退?!彼羯逞频厮?。
入梅以来,安徽省先后出现7次强降水过程,全省平均降水日数25.4天,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多。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相关人士介绍,当前江、河、湖泊全面告急,巡查防守、险情抢护压力加大,救灾救助任务繁重。
这场“南北同战”的硬仗更是一场考量决心、信心的持久战。
7月16日,武警安徽总队蚌埠支队125名党员组成突击队在铜陵市枞阳县长河上码头抢运沙袋,加固堤坝。 新华社发(李程辉 摄)
连日来,安徽省五级书记抓防汛,各级党政负责同志深入一线,广泛发动干部群众,组织指挥抗洪抢险。各地组织抗洪抢险人数最高峰时超过13万人。
共青团安徽省委发出号召:各级团组织要带领广大团员青年,组建青年突击队、青年志愿服务队,闻“汛”而动,逆水而行。
在淮河中游南岸的寿县,近日完成张马淠堤尤台段、寿西淮堤朱厂段险情应急处置工作。
“我们全面排查风险隐患,列出问题清单,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责任和整改时限,立即整改到位。”寿县副县长李景练说。
越是关键时刻,越要科学调度精准决策。
“以前一到汛期,需要3天准备数据和装备调试,才可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进行决策。现在可直接在水利信息化省级共享平台上监控数据。”安徽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副处长杨玉喜说,“哪怕是毫米级的雨量变化都能及时反馈,大幅缩短了决策准备时间?!?/p>
暖!各方接力守护群众安宁
16日上午,记者在宿松县洲头乡中心小学看到,这里的教室被腾空,摆上折叠床,安置着300多名村民。
二楼一间教室里,18名娃娃安静地写着作业,3位老师时不时走到学生身边,俯身指导。14岁的吴丽媛暑假作业完成近一半,还读了一本书,“老师还陪我们下五子棋?!?/p>
教室外的操场上很热闹,老人坐在板凳上聊天,年轻人打篮球。中午12点,广播通知开饭,午饭有加餐——肉烧鸡,大家端着饭盒,排队打饭,秩序井然。
7月14日,在望江县第四小学安置点,村民在教室里休息。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确保受灾群众有住所、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医治,这是安徽省坚持的原则。截至17日11时,强降雨已造成11市65个县的306.3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58.5万人。
来自四面八方的志愿者奋战在防汛一线。刚参加完高考、家住当涂县乌溪镇的学生丁吉容主动申请上堤。11日,19岁的她如愿穿上黄马甲,值守超过1公里的老圩堤。
一张小小的“水牌”在她和巡堤队友之间传递,这种传承百年的民间防汛信物又一次重现“江湖”。每天拿着“水牌”在大堤上往返交接数十趟,丁吉容体会到手中这张竹牌的特殊意义,在这场洪水中接受了独特的“成人礼”。
相关新闻: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