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第六险”推进提速,护理员培养、资金来源、失能评估标准等问题仍待解决
长期护理险,还需从“长”计议
阅读提示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苯⒊て诨だ肀O罩贫瘸晌嚼丛狡惹械纳缁嵝枨?。近日,长期护理险试点城市扩围至49城。在推进提速的同时,长期护理险还需要解决护理人才紧缺、筹资结构欠合理等问题。
近日,“社保第六险要来了”的新闻冲上热搜,不少人点赞:“这个可以有,非常有必要,支持!”
所谓“社保第六险”,即长期护理险。它是以社会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提供资金或服务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
近日,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印发《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将北京市石景山区、天津市、山西省晋城市等14个城市和地区纳入长期护理险试点,全国试点城市扩围至49城。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闭馐切矶嘤惺苋嗽奔彝ッ媪俚南质的烟?,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正成为越来越迫切的社会需求。此次扩围后,长期护理险的推进再次提速。但在成为真正独立运行、全民可享的“第六险”道路上,长期护理险还有一些问题待解决。
有了保险,谁来护理?
今年5月,江苏南通市照护保险服务中心收到一面锦旗。送来锦旗的是家住南通市崇川区观音山街道的龚奶奶,她的老伴儿因帕金森并发症卧床多年,以前住在医院,开销大,子女更是医院家里两头奔波,十分不便。
去年,她为老伴儿申请了照护保险?!罢饧跚崃宋颐呛芏喔旱#恐芏加泄ぷ魅嗽鄙厦爬疵夥盐稣栈し?,工作十分精细?!?/p>
龚奶奶正是首批长期护理险试点的受益人。长期护理险自2016年启动试点,截至去年底,南通等15个首批试点城市和吉林、山东两个重点联系省的参保人数达9000多万人,110万人享受到了长期护理待遇。社会各方对试点总体评价良好,要求全面建立制度、推开试点的呼声很高。
然而,推行长期护理险,最终还是需要有人来提供照护服务。记者注意到,现在,护理人员缺口较大、年龄结构不尽合理、专业性不强等问题还较为突出。
目前,我国失能人员超4000万,按国际标准失能老人与护理员3:1的配置标准推算,至少需要1300万护理员,但现有养老护理从业人员仅30万,远不能满足养老服务需求。
为此,去年9月,民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 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提出2022年底前,培养培训1万名养老院院长、200万名养老护理员、10万名专兼职老年社会工作者。与此同时,各地也在加大养老护理人才队伍建设。
长期护理,钱从哪来?
除了“人”,“钱”是长期护理险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试行后,长期护理险的资金来源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有人担忧这个新问世的“第六险”会给企业和职工增添负担。
按照长期护理保险的制度设计,明确失能状态持续6个月以上的参保人员,申请并通过失能评估认定,即可享受相应待遇;对符合规定的护理服务费用,基金支付水平总体控制在70%左右。
这无疑是一笔不菲的开支,钱从哪里来?记者梳理发现,在筹资上,大部分试点城市探索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模式,包括个人缴费、单位缴费、医保统筹基金划转、财政补贴等。
但这种多方责任共担的筹款机制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国家医保局在关于政协相关提案答复的函中表示:“从资金来源和筹资结构来看,还存在渠道单一、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医?;鹫急冉细?,个人缴费占比较低,没有体现保险权责对等原则,各方负?;共缓侠恚映ぴ犊?,不可持续。”
据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扩大试点后,将逐步建立责任均衡的独立筹资渠道,职工参保人群筹资以单位和个人缴费为主。
看似多缴了一份保险,但实际上总体负??赡懿簧唇?。江西上饶市对764例享受长护保险待遇人群的追踪调查显示,其人均住院次数下降了36.8%,人均医?;鹬С鱿陆盗?0%。
同时,试点扩围后,长期护理险的筹资结构还将进一步优化。上述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筹资将采取费率平移的办法,不新增单位负担,个人缴费部分可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中扣缴。
失能评估,标准是啥?
与此前已有的社保五项保险不同,长期护理险需要失能人员或其家人提出申请,由相关部门进行评估后方可享受待遇。然而,作为长期护理保险基金待遇支付的依据,在失能评估这一问题上,目前各地标准并不一致。
“现在试点城市和地区正在使用的失能评估标准不少于10个?!敝泄J傧丈虾7止靖弊芫碇苎喾几嫠呒钦?,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巴氏量表,也有部分城市自制增加认知能力、精神状态、疾病情况等评估量表。
采访中,不少专业人士向记者表示,由于缺乏全国统一的失能标准评估体系,一方面影响评估的科学性、合理性,另一方面各地把握不一致,影响制度公平性,甚至造成保障对象泛化,导致有限保险资源的滥用。
对此,国家医保局表示,由于各试点城市基础不同,评估标准、评估内容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异。从制度建设统一性、待遇均衡性方面考虑,将加大相关标准体系研究完善力度。
此外,扩大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引入社会力量参与长期护理保险经办服务,充实经办力量。专业人士认为,这将有助于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促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更好地开展。(记者 李丹青)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