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德国费尔德基兴7月11日电 通讯:海外演训场,走来一群中国卫生士官
新华社记者王经国 解放军报记者宋歆
德国,施特劳宾,费尔德基兴卫勤训练基地,中德“联合救援-2019”卫勤实兵联合演习在此火热举行。
连日来,围绕共同提高应急医学救援能力、协同合作能力,进一步深化两军了解互信的目标,双方派出各领域精兵强将,在联合指挥控制、联合伤员救治、联合疫情防控和联合伤员后送演习中,呈现出一幕幕精彩表现。
7月11日,在德国费尔德基兴卫勤训练基地,我军首次走出国门参加中外卫勤联合演习的6名卫生士官与德军同行在一起。新华社记者 琚振华 摄
11日,全要素全流程连贯演习继续进行,多位国际观察员以专业的眼光,注视着演习的各个环节。烈日下,轮式装甲急救车从密林中急驰而来,中方参演人员将数名已经完成现场急救的伤员,送至德方野战二级医院进行下一步救治?!八谢方谕瓿傻酶删焕洹⒐娣陡咝В蟹饺嗽钡谋硐趾馨?!”一位外方专家给出这样的评价。
圆满完成此项演习任务的是来自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的6名卫生士官,他们均在校担任战术卫勤相关教学训练工作,各自都有拿手的绝活。中方指导组成员、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卢健大校告诉记者,这也是我军卫生士官队伍首次走出国门参加中外卫勤联合演习。
伤员的现场急救与后送是门延科、张小许、李浩、李滔、徐浩、任斌等6名卫生士官在此次演习中承担的任务。与在野战二级医院里操刀主治的专家教授们相比,卫生士官承担的工作看似有点简单,技术含量不太高,但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教务处处长王营却不这么看。
在此次演习中担任急救分队队长的王营告诉记者,无论是我军还是外军,卫生士官都是实施现场急救的主体。在战时,他们处于战场救治的最前沿,是一线官兵健康和生命的“守护神”。而能否让伤员在“白金10分钟”内得到有效救治、在“黄金1小时”内被后送至医疗机构,直接关系到能否最大限度地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能否最大限度保持和激发官兵战斗意志,作用极其重要。
完成各项任务,走下演习场的门延科,已被烈日灼晒得浑身湿透。虽然疲惫,他却难掩兴奋:“能出国参加这次联合演习,机会太难得了,很多平时积累的战场急救知识,都得到了近似实战环境下的检验?!?/p>
“这个山东小伙不简单!”王营介绍说,作为一名士官教练员,门延科承担了《战伤自救互救》和《战伤急救技术》课程教学,年授课达600余学时。近年来,他参编教材8部,编写教学论文3篇,制作了全军发行的战伤自救互救微课程,所在教学团队被评为2018年陆军军医大学优秀教学团队,他本人也被评选为陆军首届“优秀士官标兵”。在此次演习中,德方对于门延科等几位中方卫生士官体现出的过硬素质,予以充分肯定。
7月11日,在德国费尔德基兴卫勤训练基地,我军首次走出国门参加中外卫勤联合演习的6名卫生士官走在训练场上。新华社记者 琚振华 摄
“卫生士官的天地能有多大?”面对提问,四级军士长张小许感慨地说:“借助军改的东风,从2017年开始,卫生士官在编制上有了明确岗位和相应专业。同时,学校也为卫生士官开设了战救、护理、药学、检验等9个专业,在培养上更加细致严格。我自己先后通过了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初级士(师)、中级放射主管技师考试、CT技师考试、MRI技师考试。这次能有机会出国参加演习,充分体现了各级对我们卫生士官队伍建设的大力支持与充分认可。”
时间就是生命,战场之上尤其如此。在装备交流环节,李浩、李滔、徐浩三位卫生士官随身携行的卫生员背囊,得到了德方的点赞。他们告诉记者,近年来,各级着眼实战化要求,想方设法提高一线救治能力。打开卫生员背囊,只见里面有止血、包扎、输液、固定、通气、药品、工具等7大??椋旌平樯芩担骸罢庑┠?槟芄槐U衔郎抗僭谡匠∫幌叩摹捉?0分钟’内,对可能导致致命伤的大出血、气道堵塞等做出有效处置,很受一线部队官兵的欢迎?!?/p>
演习场上,巾帼不让须眉。任斌是6人中唯一的女性。精通战场护理技能的她,对此次参加联演感慨良多。她告诉记者,德方野战二级医院一半以上的岗位都是由卫生士官担任,作用发挥极大。同时,相对于我军卫生士官目前开展的大专教育,德军卫生士官的本科教育模式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跨出国门走上联演场,实地与外军切磋交流,让6名年轻的中国卫生士官收获满满。他们表示,这次演习对卫生士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精通现场急救,还要熟练掌握现场组织指挥、卫生装备使用与维修,以及防疫、驾驶、通信等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作战的需要。下一步,他们将把此次参演的收获转化为课堂实践教学内容,更好地实现课堂与战场的对接。